圆满举办!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活动资讯 | 2020-10-10 09:11:46
围绕“职教二十条”及“关于广东省实施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针对高水平学校建设工作相关的政策要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案例和工作要点问题,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和职教桥共同邀请我省相关职教专家和一线专业建设实践骨干专家进行会议研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人员有来自广东省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中职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督导处主任、专业系部主任及相关骨干教师等。线下+线上超过200人,50+所院校共同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集聚了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教育专家和实践专家,深入探讨并积极落实“职教20条”和“关于广东省实施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工作。通过政策制度、理论研究、成果案列进行专题分享,希望能让听众们满载而归。
专题分享
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的若干思考
李海东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李海东副院长对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的背景、项目申报条件、重点任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进行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时,职业院校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要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要出台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
同时也对学校申报高水平学校基本条件、专业群申报基本条件进行深入剖析。
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政策与组群
陈凯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而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交互共生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要建专业群师资队伍,开展三教改革。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方案分享
官春平
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
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中心主任
通过落实“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全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育训并举、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办学的典范打造国际职教品牌, 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技术在专业(群)建设
动态调整机制的应用研究
朱晓海 职教桥技术总监
朱总监和我们分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赋能学校专业(群)建设。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可以快速全面地理清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整体链路。利用专业知识图谱建立专业画像,匹配岗位人才画像可快速发现寻找专业对接岗位。通过岗位大数据可分析需求变化趋势,剖析岗位特征、岗位要求、待遇、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等。
在专业群建设中结合学校定位、办学层次、校情、专业建设基础、实训、产教融合等综合分析找准本校专业群的定位及目标,并专业群对接的岗位群中可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同性差异关系调整专业培养的岗位提高专业群集成度。
工业机器人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案例分享
余正泓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副院长
坚持党的领导、立德树人,服务中国制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人才培养改革、深度产教融合、高质量就业,高职教育改革、职业标准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前列,率先形成可推广输出的专业群品牌。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李玉婷 职教桥教研工程师
李工基于岗位能力进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分享: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工程的基点和核心,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同时促进学校内部专业改造与升级。
但是,在实际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过度强调单个专业的特殊性;专业群对社会的服务力度不足;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度不够等困难。为破解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困境,我们可从“以链建群”、“精准定位”这两个方面来改革。
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作为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改革目的,职教桥首先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始抓起,完成“专业群多维调研与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等多项工作”。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
"三链融合三域覆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邱青 顺德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职教名师
邱青老师给大家进行学校案列分享:立足佛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服务于网络大电影产业相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群面向网络电影产业培养影视特效、游戏制作、网络影视平台开发、网络影视平台运营、网络服务、网络通信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融合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技能培养要求,从原来单一工种技能向一专多能全面发展转变。培养适应与影视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相融合的适应网络大电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并且进行三链融合、三域覆盖即在网络大电影产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实现融合,在基础域、服务域、应用域实现全覆盖。
结语
李海东副院长用“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路径选择、合作方式、建设方法、核心动力、目标定位、学生发展”8个关键词高度凝练本次的研讨会专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