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

活动资讯 | 2020-11-27 14:27:48

前言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提出: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融入教学改革,建设开放共享、交互共生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

为深入落实通知精神,职教桥也不断在深化职教领域的建设,不断沉淀、积极与职业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研讨交流。


近日,职教桥总经理陈劲、市场总监刘伟平、市场经理翁威星与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学校如何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专业群建设工作。

微信图片_20201127142457.png

校方表示在专业群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群内专业的内涵发展,希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适应大湾区经济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发展性技术技能人才。


共同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专业群顶层规划的建设。构建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研制符合梅州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方案,培养服务区域的优秀人才。

微信图片_202011271424571.png

刘总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对专业群定位的分析、持续监测、动态调整进行分享。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可以快速全面地理清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整体链路。利用专业知识图谱建立专业画像,匹配岗位人才画像可快速发现寻找专业对接岗位。通过岗位大数据可分析需求变化趋势,剖析岗位特征、岗位要求、待遇、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等内容


在专业群建设中结合学校定位、办学层次、校情、专业建设基础、实训、产教融合等综合分析找准本校专业群的定位及目标。在专业群对接的岗位群中可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同性差异关系,调整专业培养的岗位,提高专业群集成度。


最后我们建立长效产业行业人才供需监测机制,分析岗位需求变化趋势及能力要求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新岗位、新技术出现、过剩岗位及旧技术衰退,给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


微信图片_202011271424572.png

翁经理从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进行分享。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工程的基点和核心,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同时促进学校内部专业改造与升级。


但是,在实际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过度强调单个专业的特殊性;专业群对社会的服务力度不足;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度不够等困难。为破解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困境,我们可从“以链建群”、“精准定位”这两个方面来改革。


为了达到改革目的,职教桥首先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始抓起,完成“专业群多维调研与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等多项工作。


结语

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能高效共享专业群内教育资源,加强核心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发挥优势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专业建设核心竞争力。


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与产业对接,需要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职教桥作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桥梁,为职业院校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构建职业人才标准,融合政校行企资源,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全过程职业教育专业(群)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服务平台。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