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职教,看职教桥如何服务职业院校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活动资讯 | 2021-08-12 15:11:05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出台与实施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但我国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结构性矛盾,相对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短板。
弥补短板,就必须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作为国家指导职业教育未来变革的纲领性文件,面对当前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每一所职业院校都要认真研究并思考能帮国家解决什么问题、完善什么体系、形成什么制度标准?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什么新技术?学校办学的质量效益在哪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什么?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体系结构和质量水平上尚未完全适应,如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是现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面临的重要课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职业院校实现转型升级,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国家经济发展。
制约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急需解决这5大现实问题,如下:
1.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和体系化开发工作量大,难度高,管理难
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随意性较大,执行监控难,院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难,没有专业团队和专门的技术工具与资源支撑
4.职业人才测评系统性差,学生职场认知度不足,技能实战训练不够,岗位技能测评可信度不高
5.院校人才培养信息源与企业用人信息源对接不畅
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服务
职教桥根据中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为职业院校提供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服务,高度协同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使专业设置、课程编排以及技术实操等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进行直接对接。
通过标准引领、专家指导、大数据技术支撑,联动政、行、校、企多方资源,向职业院校提供包括:行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顶层规划、教学资源包开发、专业软硬件搭建、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师资培训和就业对接等服务,为实现区域产业链和人才链无缝衔接提供技术助力和资源支持。
职教桥协助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教学条件建设 、专业教学开展支持、专业建设后期运营服务四大建设模块工作。
职教桥服务亮点
01基于大数据应用技术分析产业发展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院校迅速掌握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帮助学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数据依据!
02重构国内职业人才培养的数据生态
运用互联网+教育,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平台中。通过行业大数据、专业大数据实时掌控专业人才供需情况,让院校专业定位、资源建设、教学管理与结果反馈等工作更简单更全面更科学!
03实现职业教育人才与产业人才对接
基于企业岗位标准,结合人才培养数据资源,解决毕业生最后一公里的职业测评问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匹配!



方案制定有依据
教学实施能跟踪
诊断改进能持续
人培方案能动态
01建立标准业务系统,为校企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以技术为手段,遵循专业建设“五个对接”的原则,建立专业建设工作全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整合链,以此增强校企双方协同的粘合度,为产教融合的具体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2构建人才培养数据生态,实现专业动态管理
以大数据技术为应用,通过梳理产业发展,专业设置,质量评价和就业等维度的内部数据,为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调整提供数据决策及工作协同。
03专家引领,校企多方联动,实现优势互补
以实际专业共建或行业学术组织为单位,建立起政、校、行、协、企的专家库,形成技术突出、能力互补的教研团队,逐步实现一个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体,长期运营。
职教桥以广东作为重点深耕对象,辐射全国各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沉淀,助力全国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职教桥通过大数据运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人才开发创新中心三大运营载体,不断打造信息之桥、标准之桥、产教融合之桥和校企合作之桥。